蘭嶼近代─長青型政治人物
syapen˙kotan張人仰
文:夏曼‧賈巴度
日治時代與國民政府的輪替治理階段,是蘭嶼原始傳統生活失序開始的重要關鍵時期。不論政治經濟、社會文化與教育宗教等各方面都有重大變革。首先日治時期推出部落頭目制,透過內定頭目達到理番手段,進而國民政府推舉票選制度,籌組政黨組織,將外來各種頭銜加諸於民,是故島嶼產生行政首長、縣議員、村鄰長、以及鄉民代表,嚴重衝擊達悟族傳統社會無階級制的平權制度。
另影響島民中心思想至鉅者為教育策略,國民政府延續日治時代的教育學科歷程,實施正規式的學校教育培植本地人才,藉學校教育管理政策來調解部落紛爭,專制沙文主義宰制蘭嶼觀點,漸進加速了文化的涵融性。同時,原始傳統物物交易法則習俗,在外來店舖設置貨幣交易化後,衍生對貨幣新的價值觀,模糊了傳統交易模式。
至於宗教文化傳播多元信仰,傾注於達悟族人最深的心靈層面,在生活作息上發酵為新的屬靈信仰,達悟族獨特之靈魂神學觀產生信仰層次的選擇,進化原本傳統信仰的祭祀祭儀越來越精簡與淺化。基督信仰教義入境至今,社群鬥爭降低,整體族群之社會和諧表現是受教義長期潛移默化「演變」的象徵。
在蘭嶼近代史演變中,扮演重要推手的少數達悟族菁英裡,現年84歲的張人仰老先生皆曾在兩朝代任職重要權位,也是見證日中兩國統治蘭嶼島末期(日)與初期(中)目前碩果僅存的蘭嶼前政要人士,他的口述對沒有文字的達悟民族而言,填補了非常時期漏失的重要歷史文憑。
Syapen...